把千年文物拓印成畫是什么感覺?五一假期,巢湖市博物館內墨香與童趣交織,20組親子家庭在“非遺雅韻 文物印畫”體驗活動中,沉浸式體驗拓印技藝,用宣紙和墨香復刻館藏文物紋樣,讓沉睡的文物“躍然紙上”。
1.jpg (468.71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32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5 天前 上傳
此次活動邀請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(chǎn)—“紙箋加工技藝”代表性傳承人劉靖和合肥市級傳承人方玉紅進行現(xiàn)場指導教學?!按蠹蚁葎e急著做,看我先演示一遍啊。”方玉紅手持棕刷,在特制的文物模具上演示每一個步驟并講解注意事項。孩子們屏氣凝神,目光追隨著老師的動作,當看到宣紙上淺墨色的輪廓漸次浮現(xiàn)時,孩子們的眼睛發(fā)亮、驚嘆不已。
2.jpg (255.47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25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5 天前 上傳
記者在現(xiàn)場看到,拓印的順序是先準備好清潔、無灰塵的模具和宣紙,然后在模具上放紙、噴水,目的是使宣紙濕潤,利于貼合。再用棕刷在紙上輕輕敲擊,最后使紙完全貼合。待紙稍干后,再用少許的墨循序漸進地往紙上著色,這樣拓印作品就基本完成了。
老師講解完畢后,大家挑選好自己喜歡的拓印圖案,小心翼翼地鋪紙、噴水、上墨?!罢耗珪r要少量多次?!薄坝涀∷⒆忧孟氯サ牧Χ容p一些?!薄械男∨笥岩驗閷⑿埓虻眠^濕,上的墨很快暈染開了;有的小朋友則因拍打過重,使得宣紙出現(xiàn)破損。第二次嘗試時,在兩位老師的指導下,小朋友們的手法漸穩(wěn),逐漸呈現(xiàn)出拓印的圖案?!巴赜』顒臃浅S幸馑?,我是第一次體驗,感覺很棒!”參加此次活動的14歲女孩周伊蕊很快完成了自己的作品,拓印的線條雖略顯墨色不均勻,卻完整保留了圖案的肌理。當現(xiàn)場工作人員告知她拓印的作品正是巢湖出土的文物“玉璧”時,她對家鄉(xiāng)的熱愛和自豪感油然而生。
除了本地市民熱情參與外,來自浙江杭州的王婉詩也在奶奶的陪同下遠道而來。王婉詩的奶奶告訴記者:“我老家是廬江的,這次趁五一假期回來探親,知道博物館有這個活動,就給孩子報了名。通過這樣的活動可以增強她對非物質文化遺產(chǎn)的理解和認知,還能了解巢湖的文化歷史,我覺得比去其他地方游玩更有意義?!?/font>
3.jpg (455.4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30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5 天前 上傳
4.jpg (454.57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28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5 天前 上傳
“拓印是一項古老的技藝,也是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(chǎn)。拓印術可以說是印刷術的前身,孩子們親自動手體驗,可以感受到傳統(tǒng)文化的魅力,從而增進青少年對傳統(tǒng)文化的了解和熱愛?!眲⒕附榻B說。
將靜態(tài)展陳轉化為動態(tài)體驗,用文物IP賦能傳統(tǒng)技藝,這種“雙向奔赴”模式贏得滿堂彩。巢湖市博物館工作人員朱夢迪告訴記者,五一前夕活動預告在微信公眾號上發(fā)布后,20組家庭名額很快被約滿。而兩場活動的現(xiàn)場,她也感受到大家的參與熱情?!按舜挝覀儗⑼赜≈谱骷妓嚺c館藏文物相結合,選取了館內6款具有代表性的文物如西漢鎏金銅朱雀、西漢雙線鱗紋龍形玉環(huán)、西漢豆形銅燈等,作為拓印的素材。參與者不僅能感受非遺的魅力,也能進一步增強對巢湖文物的了解”。今后巢湖市博物館還將針對不同人群,舉行多種多樣的活動,讓更多人走進館內,領略歷史的厚重和文化的瑰麗。
合肥在線-合新聞記者 周曉梅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