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兒童友好空間
自全面推進兒童友好城市創(chuàng)建工作以來,合肥市陸續(xù)公布了首批兒童友好空間名單,其中巢湖市中心幼兒園碧桂園分園、巢湖市城南小學、半湯實驗中學成功入選合肥市首批兒童友好學校,巢湖市柘皋鎮(zhèn)汪橋村成功入選合肥市首批兒童友好鄉(xiāng)村!
一起來看看吧~
巢湖市中心幼兒園碧桂園分園
巢湖市中心幼兒園碧桂園分園創(chuàng)辦于2013年9月,開設12個班級,擁有高標準配備科探室、繪本館、美工室、建構室、舞蹈室及室內外活動區(qū)域,同時配備先進的多媒體教學設備。幼兒園堅持以“安全趣味綠色適兒化”為原則,在教育教學和學校管理中融入兒童友好理念,著力于從“看見兒童到看懂兒童”,全力營造兒童友好的教育環(huán)境。堅持打造“傳統(tǒng)文化、陽光足球、繪本閱讀、創(chuàng)意美術”等園本教育特色,努力讓幼兒園成為自然美麗的童心家園、充滿歡聲的童趣樂園、探索之蒙的友好學園,實現兒童教育與生活的深度融合。堅持建設校園環(huán)境友好、教育服務友好、權利保障友好、尊重兒童意見等,著力建設“四有”兒童友好校園,讓兒童快樂成長。
1.png (139.37 KB, 下載次數: 6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24-9-15 14:50 上傳
2.jpg (65.69 KB, 下載次數: 7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24-9-15 14:50 上傳
巢湖市城南小學
巢湖市城南小學創(chuàng)建于1951年,現有36個教學班,在校學生1900多人。學校持教育理念彰顯兒童友好,以“創(chuàng)造適合每一個孩子發(fā)展的教育”為辦學理念,以“做‘四有’老師、育‘四好’學生、辦‘七彩’教育”為辦學目標,以“強健體格、完善人格、培養(yǎng)學生大格局”為育人理念。堅持教育過程滋養(yǎng)兒童友好,以“紅色思政課程、橙色足球課程、藍色閱讀課程”為基點,撬動“七彩課程”建設。堅持成長環(huán)境潤澤兒童友好,為兒童打造了灑滿陽光的閱讀書吧、多維互動的科普教室、色彩明麗的操場、生機勃勃的勞動基地。堅持兒童參與涵潤兒童友好,設有紅領巾廣播室、校長媽媽信箱、大隊委等自主管理崗位,讓兒童能站在校園的正中央,自主管理,自主成長。
3.png (55.25 KB, 下載次數: 7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24-9-15 14:50 上傳
4.png (81.42 KB, 下載次數: 4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24-9-15 14:50 上傳
巢湖市半湯實驗中學
巢湖市半湯實驗中學堅持一個中心(立德樹人)、三全育人(全員、全過程、全方位)思路,從制度友好、服務友好、空間友好、權利友好、環(huán)境友好五個方面創(chuàng)設兒童成長的友好樂園。在制度友好方面,建立覆蓋全體兒童的學校心理服務系統(tǒng),建設全過程普惠型的學校兒童援助系統(tǒng)。在服務友好方面,建立滿足學生個性化差異化需求的服務體系,構建促進學生全面發(fā)展的服務載體。在空間友好方面,配備標準教室48間,同時配有閱讀、美術、實驗室、信息、舞蹈等專用教室。在權利友好方面,落實“陽光招生”政策,開展安全宣傳教育和體驗活動,成立學生會組織,促進自立自主的參與權。在環(huán)境友好方面,形成了尊師愛生的師生關系,建立了親密友愛的同伴關系,構建了協同育人的家校關系。
5.jpg (66.56 KB, 下載次數: 6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24-9-15 14:50 上傳
6.png (64.8 KB, 下載次數: 6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24-9-15 14:50 上傳
巢湖市柘皋鎮(zhèn)汪橋村
汪橋村積極探索兒童友好新模式,從貫徹落實兒童優(yōu)先理念、體現兒童視角、回應兒童需求、培育兒童參與能力等多個方面,精心組織、全力推進兒童友好鄉(xiāng)村建設,守護兒童健康成長。根據年齡段分區(qū)域設置了游樂設施、農耕體驗區(qū)、植物研學路,通過深挖農林特色提升兒童戶外成長環(huán)境。按不同功能進行區(qū)域劃分,打造了可愛溫馨的室內兒童游學區(qū),包括親子閱讀區(qū)、手工研學區(qū)、游戲活動區(qū)、小小議事區(qū)等,舉辦如親子閱讀、手工制作、文化節(jié)日等主題活動,讓孩子們在玩樂中學到各種知識,豐富他們的文娛生活。同時聚焦機制建設筑牢兒童友好基礎,成立汪橋村兒童“觀察團”,鼓勵兒童自我計劃與決策,提升兒童創(chuàng)造與發(fā)展能力。
7.png (185.93 KB, 下載次數: 5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24-9-15 14:50 上傳
8.webp (86.98 KB, 下載次數: 5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24-9-15 14:50 上傳
來源:巢湖女性
編輯:周伊婷 校對:張 媛 審核:伍 倩
|
|